一、举证期限过了还能提交证据
通常来讲,一旦举证期限过去了,那就不能随随便便再提交证据。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,当事人得在规定好的举证期限内把证据给提交上去。要是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才提交,除非能满足一些法定的情形,不然的话,很有可能不会被法院给采纳。
那法定的情形都有哪些?比如说对方当事人同意延期举证,并且法院也准许了;因为遇到了不可抗力之类的正当理由而耽误了期限;还有涉及到国家的利益、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是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样的事实,法院觉得应该去调查收集的等等。
要是错过了举证期限之后,有上面所说的这些正当理由,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,或者把情况给说明清楚,然后由法院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到底要不要采纳这个证据。但是,如果没有正当理由,超过了期限才提交的证据,在诉讼过程中,很大概率是没办法发挥作用的。
二、举证期限过了提交的证据会被采纳吗
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举证期限过了提交的证据,是否被采纳需分情况看待。
若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,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,该证据可能会被采纳。比如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未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,经法院审查属实,通常会被接受。
但若是当事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供证据,且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无关的,法院一般不予采纳;若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,法院应当采纳,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、罚款。
所以,举证期限过了提交的证据并非绝对不被采纳,要综合考量逾期原因、证据对案件基本事实的关联性等因素。建议在举证期限内积极、充分地准备并提交证据,避免逾期带来不利后果。
三、举证期限过了提交证据法院会认可吗
一般情况下,举证期限过了才提交证据,法院是否认可要分不同情形。
若该证据属于“新的证据”,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法院通常会认可并组织质证。“新的证据”包括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(如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才发现的证据等)以及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(如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等)。
若不属于新证据,法院可能不予采纳,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。不过实践中法院也可能综合案件情况,基于查明事实等目的,酌情决定是否接纳该证据。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供证据,法院可能会对当事人进行训诫、罚款;若只是一般过失逾期提供,法院会考虑是否采纳。所以,尽量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,以免影响自身权益。
当探讨举证期限过了还能提交证据这一问题时,我们会发现还有不少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。比如即便过了举证期限提交证据,若该证据被认定为“新证据”,法院通常是会考虑采纳的,可如何界定“新证